有姿勢有實際,郁得架勢

姿勢不妥,究竟怎樣影響我們的身體,又怎樣跟痛症有關? 講座會分享保持健康的姿勢需要的基本,對郁動有什麼好處和啟示,對長遠健康有着什麼影響。 (建議穿着舒適的衣服參與,一齊鬆一鬆郁一郁。)

拗柴斷ATFL, 係咪一定要開刀?

「拗柴」是常見的損傷。無論是自己或是身邊的人,總有人曾經嘗過腳踝扭傷。到底斷ATFL(距腓前韌帶)係咪一定要開刀呢?是次講座,骨科醫生將會首先概述「拗柴」的處理方法,再進一步剖析當中的知識,再跟大家分析不同治療方案。

真我常在:關懷自己不等於自我中心

自我瞭解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我們將深入探討自我關懷的本質,探討什麼是自我關懷,並澄清人們常對其的誤解,讓大家了解它並非自我中心,而是一種愛惜自己的方式。我也將分析自我關懷與運動之間的密切關係,並分享實用的練習方法,幫助大家在生活中有效地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透過這次演講,期待能啟發每位參與者重新認識自我關懷的重要性。

都市肩頸痛日常保健法

在香港,肩頸痛被視為都市病之一,都市人生活忙碌,加上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產品,導致愈來愈容易造成扭傷、拉傷或勞損,引發頸緊膊痛、頸椎痛等問題,加劇受肩頸痛的困擾 今次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 註冊物理治療師 柳家祺先生 向大家深入介紹肩頸痛的原因。並推介針對紓緩頸痛運動

狀態管理大師—運動營養從社區走到世一之路

You are what you eat. 正所謂「人如其食」—這話對於普羅大眾,運動愛好者, 以至獎牌選手都適用。營養師如何透過不同的方法改善選手營養,以提升運動表現及成績?不論你是入門或專業級運動員,都萬勿錯過這分享!

預防受傷第一步 認識人體骨骼肌肉

身體不同部份各司其職,因此也各自存在不同的特性和弱點。就以肌肉為例,要有效移動各個關節、擁有猶如橡皮筋般良好的彈性是必須的。彈性好,穩定性自然減少,這時候韌帶建肌鍵等塑性較佳的身體部份就能派上用場,提供關節的穩定性。還原基本步,走出預防受傷第一步。一次認識清楚骨骼肌肉,同受傷say Bye Bye!

想要運動好,係咪要睡得早?

喜歡做運動的朋友,都會安排時間在繁忙的工作後進行訓練,以提升運動表現。近年運動科學的研究發現,除了有足夠的運動訓練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恢復,才能夠提升運動訓練的效果,而充足睡眠卻是最有效的運動後恢復方法。

樂齡運動 彳亍無憂

長者跌倒可引致嚴重的傷害,影響日常活動及自我照顧能力,無論對身體及心理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會導致整體健康情況惡化。定期運動能保持身體肌肉力量,有助平衡和協調。縱使是簡單的運動,亦能減低跌倒風險,使長者能夠維持獨立和優質的生活。

長跑攻略—健身室訓練指南

無論是路跑/越野跑運動員,除了日常的跑步訓練外,也建議在訓練日程中加入體能訓練環節。適當的體能訓練不但能提升運動表現,更適減低運動傷患的發生。

強身就是養生?如何運動不傷身?

俗語有云:「日日運動身體好」,運動一定強身?強身就能養生?如何運動才不會傷身?在中醫理論下,如何運動才能防止傷身,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