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 4/10(星期六)
- 5/10(星期日)
講台 A、B 的座位有限,不設劃位,先到先得。為免向隅,歡迎參加者提早進場。
*報名前,請先參閱報名須知
請留意網站更新。節目如有改動,恕不另行通知。
10:00-13:00
- 講台 A
- 講台 B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熱身定輸贏:用科學逼出你的極限
- 10:00-10:20
- 盧嘉琪小姐
熱身定輸贏:用科學逼出你的極限
賽前熱身究竟是不是浪費體力?運動科學告訴我們,「熱身」是決定表現與成敗的關鍵。它遠不止是流汗,而是一套從生理、神經到心理的精密預熱過程。本次分享將為您揭開科學化熱身的奧秘,告訴您如何透過正確熱身來提升表現,以逼出你的極限!
嘉賓介紹
盧嘉琪小姐
- 香港體育學院高級體能教練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碩士
- 澳洲體能協會二級體能專家(ASCA-L2)
- 美國體適能協會體適能專家(CSCS-NSCA)
-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學家 (C-EP-ACSM)
由痛到動:運動如何改善腰背健康
- 10:20-10:40
- 趙嘉俊先生
由痛到動:運動如何改善腰背健康
本講座將簡介常見腰背痛症的成因及類型,包括姿勢不良、肌肉失衡及退化性問題,並探討運動如何透過改善核心穩定性、活動能力,有效舒緩痛症及預防復發,適合關注腰背健康人士參加。
嘉賓介紹
趙嘉俊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委員會委員(2024-26年)
- 香港運動防護師總會副主席
十字韌帶的重生:探索自我痊癒的可能性
- 10:40-11:00
- 李光浩先生
十字韌帶的重生:探索自我痊癒的可能性
在這次演講中,我們將探討十字韌帶撕裂的自我痊癒潛力。作為物理治療師,我將分享韌帶自我修復的機制、影響癒合的因素,以及如何運用科學方法促進康復。透過案例分析和最新研究,我們將了解人體的韌性和恢復能力,並為運動員和普通人提供實用的康復建議。讓我們一起揭開十字韌帶重生的神秘面紗!
嘉賓介紹
李光浩先生
註冊香港/澳洲物理治療師
動起來! 在家運動輕鬆無難度!
- 11:00-11:20
- 鄭菲蓮醫生
動起來! 在家運動輕鬆無難度!
在家運動無需器材空間,從簡單自重訓練開始如深蹲、掌上壓。每日只需5-10分鐘,微喘即可見效。關鍵在將運動融入生活習慣。堅持的秘訣是追求運動後的舒暢感,而非強求強度。立即從一個小動作開始,動起來就是成功!
嘉賓介紹
鄭菲蓮醫生
-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運動醫學小組主席
- 香港急症醫學會副會長
-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副顧問醫生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踭」分奪秒 (網球肘護理講座)
- 10:00-10:20
- 蘇洛汶小姐
「踭」分奪秒 (網球肘護理講座)
你有手肘痛的問題嗎?可能係勞損
聽下治療師講如何改善及預防網球肘
嘉賓介紹
蘇洛汶小姐
- 註冊職業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隨時隨地做瑜伽
- 10:20-10:50
- 盧淑穩小姐
隨時隨地做瑜伽
瑜伽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無論在家中、辦公室或戶外地方,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本環節將會教導參加者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無需任何工具或設備,只要有一處小空間,就能享受身心伸展的美好,輕鬆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嘉賓介紹
盧淑穩小姐
- 200小時哈達瑜伽導師培訓課程(2021年)
- 300小時瑜伽療癒導師培訓課程(2022年)
- 200小時陰瑜伽導師培訓課程 (2023年)
- 85小時產前與產後瑜伽導師培訓課程(2024年)
腕管綜合症的日常護理
- 11:00-11:20
- 朱衍麟先生
腕管綜合症的日常護理
介紹腕管綜合症的成因, 風險因素及日常舒緩徵狀的方法
嘉賓介紹
朱衍麟先生
- 註冊職業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傷口遲遲都唔好,係咪要用咩法寶?
- 11:20-11:50
- 蔡嘉傲先生
傷口遲遲都唔好,係咪要用咩法寶?
運動難免會有碰撞損傷,識得處理除咗筋腱傷患外嘅皮外傷都好重要。一齊嚟認識下運動同埋日常生活中常見嘅傷口種類同埋居家都可以輕鬆做到嘅處理方法啦。
嘉賓介紹
蔡嘉傲先生
- 註冊護士
- 現職公立醫院骨科病房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心」度關注
- 11:50-12:10
- 余思穎小姐
「心」度關注
心臟病是本港第三號殺手。由於香港人生活緊張繁忙 ;加上欠缺良好生活習慣, 所以患上冠心病的人有年輕化的趨勢。希望透過是次講座可以讓大眾了解從物理治療角度怎樣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分享心臟復康的資訊及注意事項。
嘉賓介紹
余思穎小姐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於公立醫院任職物理治療師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熱身定輸贏:用科學逼出你的極限
- 10:00-10:20
- 盧嘉琪小姐
熱身定輸贏:用科學逼出你的極限
賽前熱身究竟是不是浪費體力?運動科學告訴我們,「熱身」是決定表現與成敗的關鍵。它遠不止是流汗,而是一套從生理、神經到心理的精密預熱過程。本次分享將為您揭開科學化熱身的奧秘,告訴您如何透過正確熱身來提升表現,以逼出你的極限!
嘉賓介紹
盧嘉琪小姐
- 香港體育學院高級體能教練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碩士
- 澳洲體能協會二級體能專家(ASCA-L2)
- 美國體適能協會體適能專家(CSCS-NSCA)
-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學家 (C-EP-ACSM)
由痛到動:運動如何改善腰背健康
- 10:20-10:40
- 趙嘉俊先生
由痛到動:運動如何改善腰背健康
本講座將簡介常見腰背痛症的成因及類型,包括姿勢不良、肌肉失衡及退化性問題,並探討運動如何透過改善核心穩定性、活動能力,有效舒緩痛症及預防復發,適合關注腰背健康人士參加。
嘉賓介紹
趙嘉俊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委員會委員(2024-26年)
- 香港運動防護師總會副主席
十字韌帶的重生:探索自我痊癒的可能性
- 10:40-11:00
- 李光浩先生
十字韌帶的重生:探索自我痊癒的可能性
在這次演講中,我們將探討十字韌帶撕裂的自我痊癒潛力。作為物理治療師,我將分享韌帶自我修復的機制、影響癒合的因素,以及如何運用科學方法促進康復。透過案例分析和最新研究,我們將了解人體的韌性和恢復能力,並為運動員和普通人提供實用的康復建議。讓我們一起揭開十字韌帶重生的神秘面紗!
嘉賓介紹
李光浩先生
註冊香港/澳洲物理治療師
動起來! 在家運動輕鬆無難度!
- 11:00-11:20
- 鄭菲蓮醫生
動起來! 在家運動輕鬆無難度!
在家運動無需器材空間,從簡單自重訓練開始如深蹲、掌上壓。每日只需5-10分鐘,微喘即可見效。關鍵在將運動融入生活習慣。堅持的秘訣是追求運動後的舒暢感,而非強求強度。立即從一個小動作開始,動起來就是成功!
嘉賓介紹
鄭菲蓮醫生
-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運動醫學小組主席
- 香港急症醫學會副會長
-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副顧問醫生
「踭」分奪秒 (網球肘護理講座)
- 10:00-10:20
- 蘇洛汶小姐
「踭」分奪秒 (網球肘護理講座)
你有手肘痛的問題嗎?可能係勞損
聽下治療師講如何改善及預防網球肘
嘉賓介紹
蘇洛汶小姐
- 註冊職業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隨時隨地做瑜伽
- 10:20-10:50
- 盧淑穩小姐
隨時隨地做瑜伽
瑜伽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無論在家中、辦公室或戶外地方,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本環節將會教導參加者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無需任何工具或設備,只要有一處小空間,就能享受身心伸展的美好,輕鬆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嘉賓介紹
盧淑穩小姐
- 200小時哈達瑜伽導師培訓課程(2021年)
- 300小時瑜伽療癒導師培訓課程(2022年)
- 200小時陰瑜伽導師培訓課程 (2023年)
- 85小時產前與產後瑜伽導師培訓課程(2024年)
腕管綜合症的日常護理
- 11:00-11:20
- 朱衍麟先生
腕管綜合症的日常護理
介紹腕管綜合症的成因, 風險因素及日常舒緩徵狀的方法
嘉賓介紹
朱衍麟先生
- 註冊職業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傷口遲遲都唔好,係咪要用咩法寶?
- 11:20-11:50
- 蔡嘉傲先生
傷口遲遲都唔好,係咪要用咩法寶?
運動難免會有碰撞損傷,識得處理除咗筋腱傷患外嘅皮外傷都好重要。一齊嚟認識下運動同埋日常生活中常見嘅傷口種類同埋居家都可以輕鬆做到嘅處理方法啦。
嘉賓介紹
蔡嘉傲先生
- 註冊護士
- 現職公立醫院骨科病房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心」度關注
- 11:50-12:10
- 余思穎小姐
「心」度關注
心臟病是本港第三號殺手。由於香港人生活緊張繁忙 ;加上欠缺良好生活習慣, 所以患上冠心病的人有年輕化的趨勢。希望透過是次講座可以讓大眾了解從物理治療角度怎樣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分享心臟復康的資訊及注意事項。
嘉賓介紹
余思穎小姐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於公立醫院任職物理治療師
開幕典禮
- 12:15 - 13:15
- 講台A (講台B轉播)
開幕典禮暨焦點講座:
《運動無界.夢想無限》
三位重量級嘉賓,從不同角度分享運動與夢想的故事:
⚽ 陳沛然醫生 —— 不僅是醫生,更曾出戰全運會五人足球,以雙重身份講述挑戰與熱情。
🏅 殘障運動員 陳浩源 —— 以親身經歷展現堅毅與突破,啟發大家勇敢追夢。
🎤 歌手 陳健安 —— 熱愛足球,曾經歷ACL受傷與復健,分享如何在音樂與運動間找到平衡。
運動不止於場上,它跨越界限,讓夢想無限延伸。一起感受運動帶來的力量!

陳沛然醫生

陳浩源
殘障運動員

陳健安
歌手
【轉播】
開幕典禮
【轉播】
開幕典禮焦點講座
13:00-15:00
- 講台 A
- 講台 B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跳出世界
- 13:20-13:40
- 黃婷小姐 李俊明先生
跳出世界
中國香港跳繩代表隊屢創佳績、揚威國際,代表隊更在剛舉行的日本世錦賽勇破多項世界紀錄!今次活動誠邀精英運動員親身分享,如何從校園跳繩躍上國際舞台,並揭秘跳繩如何全面提升體能、協調性,以及從入門到邁向世界級的訓練秘訣。現場特設互動環節,教你輕鬆掌握居家可練的入門花式。
嘉賓介紹
李俊明先生
中國香港跳繩代表隊運動員,曾參與2024巴黎奧運表演
黃婷小姐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委員
- 社企「體育係」聯合創辦人
- 資深團體健身教練
- 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主席
為什麼肌肉訓練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 13:40-14:00
- 雷雄德博士
為什麼肌肉訓練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肌肉是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它不僅賦予我們力量和運動能力,更擔負著維持新陳代謝、保護骨骼關節、調節血糖和體溫等多重關鍵功能。強健的肌肉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幫助控制體重,預防肥胖和糖尿病,同時支持姿勢穩定,減少受傷風險。
嘉賓介紹
雷雄德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及院士
- 美國麻省春田大學健康與運動醫學碩士及體育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用科技儀器啟動你的正念自我關懷旅程
- 14:00-14:20
- 黃茗瑜博士
用科技儀器啟動你的正念自我關懷旅程
在這個節奏急促的時代,我們常忙於關懷他人,卻唯獨忘了自己。什麼是「自我關懷」?它正是學習以善意接納和善待自己的能力。本次分享將探索如何借助科技,輕鬆將這份關懷融入日常生活。我們將一同了解電子手賬如何記錄情緒、EEG腦電波頭環如何解壓,以及智能手錶的冥想提醒如何幫我們找回呼吸的節奏,啟動您的正念自我關懷旅程。
嘉賓介紹
黃茗瑜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 健康與體育學系 助理教授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2024-26年)
- 前香港游泳隊精英運動員
- 青少年自我關懷培訓導師
運動能否預防癌症?癌症康復者運動的重要性
- 14:20-14:40
- 柳家祺博士
運動能否預防癌症?癌症康復者運動的重要性
想知道運動如何幫你遠離癌症?做啲咩運動或者做幾多先係足夠?這場講座將用科學話你知,動起來如何降低癌症風險, 強化免疫力!
另外,癌症康復者又有冇需要做運動?做啲咩運動先係合適同埋安全? 從實用運動到安全小貼士都分享你知‧一齊嚟了解多啲!
嘉賓介紹
柳家祺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首席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學(物理治療)博士
- 香港理工大學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 理學士
空手道點只「用手」咁簡單!
- 14:40-15:00
- 陳枷彣小姐
空手道點只「用手」咁簡單!
由三屆亞運獎牌得主、前香港空手道代表主持,聯同兩位視障空手道運動員,分享他們的運動故事,細談空手道如何突破界限、豐富人生。
嘉賓介紹
陳枷彣小姐
-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講師
- 香港盲人體育總會義務秘書及空手道顧問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突破樽「頸」位
- 13:40-14:10
- 文俊熹先生
突破樽「頸」位
肩頸痛,是否已成為影響你生活品質的「樽頸」位?本次講座將為你揭示頸痛背後的真正元兇,擊破常見治療謬誤。你將學會如何透過調整姿勢、進行簡單有效的伸展及強化運動,從根本預防和紓緩頸部不適。讓我們一起擺脫「樽頸」的困擾,重拾無痛、靈活的健康生活
嘉賓介紹
文俊熹先生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認可針灸資格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跑步 「姿」心友
- 14:10-14:30
- 徐頌恒先生
跑步 「姿」心友
我們將探討不同的跑步姿勢和技巧,以減少受傷風險。此外,導師將分享一些常見的跑步傷患,以及如何透過一些簡單易行的運動,增強肌肉力量和靈活性,並預防跑步相關的傷害。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跑者,這場講座都將提供實用的建議和技巧,幫助大家健康地享受跑步的樂趣。
嘉賓介紹
徐頌恒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平衡力訓練只得「金雞獨立」?
- 14:30-15:10
- 趙嘉俊先生
平衡力訓練只得「金雞獨立」?
工作坊將教授提升平衡力的基本要素,增強防跌意識,並介紹一系列簡單易行的家居運動,有助強化下肢肌肉及核心穩定性,改善身體協調,適合長者及關注跌倒風險人士參加。
嘉賓介紹
趙嘉俊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委員會委員(2024-26年)
- 香港運動防護師總會副主席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跳出世界
- 13:20-13:40
- 黃婷小姐 李俊明先生
跳出世界
中國香港跳繩代表隊屢創佳績、揚威國際,代表隊更在剛舉行的日本世錦賽勇破多項世界紀錄!今次活動誠邀精英運動員親身分享,如何從校園跳繩躍上國際舞台,並揭秘跳繩如何全面提升體能、協調性,以及從入門到邁向世界級的訓練秘訣。現場特設互動環節,教你輕鬆掌握居家可練的入門花式。
嘉賓介紹
李俊明先生
中國香港跳繩代表隊運動員,曾參與2024巴黎奧運表演
黃婷小姐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委員
- 社企「體育係」聯合創辦人
- 資深團體健身教練
- 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主席
為什麼肌肉訓練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 13:40-14:00
- 雷雄德博士
為什麼肌肉訓練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肌肉是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它不僅賦予我們力量和運動能力,更擔負著維持新陳代謝、保護骨骼關節、調節血糖和體溫等多重關鍵功能。強健的肌肉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幫助控制體重,預防肥胖和糖尿病,同時支持姿勢穩定,減少受傷風險。
嘉賓介紹
雷雄德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及院士
- 美國麻省春田大學健康與運動醫學碩士及體育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用科技儀器啟動你的正念自我關懷旅程
- 14:00-14:20
- 黃茗瑜博士
用科技儀器啟動你的正念自我關懷旅程
在這個節奏急促的時代,我們常忙於關懷他人,卻唯獨忘了自己。什麼是「自我關懷」?它正是學習以善意接納和善待自己的能力。本次分享將探索如何借助科技,輕鬆將這份關懷融入日常生活。我們將一同了解電子手賬如何記錄情緒、EEG腦電波頭環如何解壓,以及智能手錶的冥想提醒如何幫我們找回呼吸的節奏,啟動您的正念自我關懷旅程。
嘉賓介紹
黃茗瑜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 健康與體育學系 助理教授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2024-26年)
- 前香港游泳隊精英運動員
- 青少年自我關懷培訓導師
運動能否預防癌症?癌症康復者運動的重要性
- 14:20-14:40
- 柳家祺博士
運動能否預防癌症?癌症康復者運動的重要性
想知道運動如何幫你遠離癌症?做啲咩運動或者做幾多先係足夠?這場講座將用科學話你知,動起來如何降低癌症風險, 強化免疫力!
另外,癌症康復者又有冇需要做運動?做啲咩運動先係合適同埋安全? 從實用運動到安全小貼士都分享你知‧一齊嚟了解多啲!
嘉賓介紹
柳家祺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首席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學(物理治療)博士
- 香港理工大學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 理學士
空手道點只「用手」咁簡單!
- 14:40-15:00
- 陳枷彣小姐
空手道點只「用手」咁簡單!
由三屆亞運獎牌得主、前香港空手道代表主持,聯同兩位視障空手道運動員,分享他們的運動故事,細談空手道如何突破界限、豐富人生。
嘉賓介紹
陳枷彣小姐
-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講師
- 香港盲人體育總會義務秘書及空手道顧問
突破樽「頸」位
- 13:40-14:10
- 文俊熹先生
突破樽「頸」位
肩頸痛,是否已成為影響你生活品質的「樽頸」位?本次講座將為你揭示頸痛背後的真正元兇,擊破常見治療謬誤。你將學會如何透過調整姿勢、進行簡單有效的伸展及強化運動,從根本預防和紓緩頸部不適。讓我們一起擺脫「樽頸」的困擾,重拾無痛、靈活的健康生活
嘉賓介紹
文俊熹先生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認可針灸資格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跑步 「姿」心友
- 14:10-14:30
- 徐頌恒先生
跑步 「姿」心友
我們將探討不同的跑步姿勢和技巧,以減少受傷風險。此外,導師將分享一些常見的跑步傷患,以及如何透過一些簡單易行的運動,增強肌肉力量和靈活性,並預防跑步相關的傷害。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跑者,這場講座都將提供實用的建議和技巧,幫助大家健康地享受跑步的樂趣。
嘉賓介紹
徐頌恒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平衡力訓練只得「金雞獨立」?
- 14:30-15:10
- 趙嘉俊先生
平衡力訓練只得「金雞獨立」?
工作坊將教授提升平衡力的基本要素,增強防跌意識,並介紹一系列簡單易行的家居運動,有助強化下肢肌肉及核心穩定性,改善身體協調,適合長者及關注跌倒風險人士參加。
嘉賓介紹
趙嘉俊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委員會委員(2024-26年)
- 香港運動防護師總會副主席
15:00 - 18:00
- 講台 A
- 講台 B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健康力量:力量測試助你活出健康生活
- 15:00-15:20
- 陳潔嵐小姐
健康力量:力量測試助你活出健康生活
你知道自己的肌力有多強、平衡力有多穩嗎? 透過科學化的測量,我們可以客觀地評估肌力、爆發力、平衡能力與功能性動作,廣泛應用於創傷復康、預防受傷、運動表現提升等範疇。無論你是運動愛好者、復健中的朋友,或只是想活得更健康,這場講座將帶你認識如何以現代科技了解身體的真實狀況,打造更強壯、更靈活的自己。
嘉賓介紹
陳潔嵐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物理治療師委員會會員
- 傑志足球隊球會物理治療師
吃出好心情
- 15:20-15:40
- 鍾素珊博士
吃出好心情
你知道什麼食物吃了有穩定情緒作用?哪些食物吃了會觸發情緒地雷,令情緒失控?糖果?蛋糕?酒精?咖啡?零食? 齊來了解食物與情緒的關係,親親情緒友善食物並遠離情緒地雷食物,活得快樂的同時也可更健康!
嘉賓介紹
鍾素珊博士
- 註冊營養師(加拿大)
- 註冊中醫師 (香港)
- 現職私人執業營養師及營養與中醫課程講師
懶人變身:激發你嘅運動動力
- 15:40-16:00
- 盧綽蘅小姐
懶人變身:激發你嘅運動動力
很多人都希望透過運動強身健體,但踏出第一步已經相當困難,更會因為缺乏動力而中途放棄。不過,養成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並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難。透過改變環境、降低行動阻力,運動其實可以變得輕鬆簡單。
嘉賓介紹
盧綽蘅小姐
- 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註冊顧問
-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註冊運動心理學家
- Inner Edge 公司運動心理學家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運動後「偷懶」才是關鍵?—讓身體恢復的秘訣
- 16:00-16:20
- 陳宇欣小姐
運動後「偷懶」才是關鍵?—讓身體恢復的秘訣
想運動更有效?關鍵不只靠苦練,更要懂得休息!真正的「偷懶」,是積極恢復。本講座將分享不同的恢復策略,教你如何聰明休息,有效提升體能、避免傷害,讓訓練效果事半功倍!
嘉賓介紹
陳宇欣小姐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肌力及體適能委員會秘書
-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哲學碩士
-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學家 C-EP-ACSM
- 美國體適能協會體適能專家CSCS-NSCA
- 美國體適能協會運動表現與科學專家CPSS-NSCA
一「球」在手,筋膜重獲自由!
- 16:30-16:50
- 李韋煜博士
一「球」在手,筋膜重獲自由!
本工作坊一「球」在手,筋膜重獲自由!專為運動教練、體育教師及運動愛好者設計,介紹筋膜與疼痛的關係及現場示範按摩球的正確使用方法。工作坊將聚焦五個常被忽視的筋膜激痛點,包括胸小肌、中斜方肌、腰肌、臀部肌群與足底筋膜。透過按摩球自我放鬆,提升肌筋膜靈活性與舒緩痛楚,提升運動表現與提升身心靈健康。
嘉賓介紹
李韋煜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浸會大學許士芬博士體康研究中心 (CPRW) 榮譽顧問
- 沛康運動中心始創人及首席體適能教練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肌力與體適能委員會委員 (2024-26年)
- 美國國家體能協會註冊體能教練
守護球場內外—港足的醫療支援
- 16:50-17:10
- 尹希文醫生
守護球場內外—港足的醫療支援
守護球場內外,中國香港足球代表隊隊醫尹希文醫生以專業與熱誠,為球員提供比賽前後的全方位醫療支援,從傷患處理、康復計劃到細節防護,無一遺漏。他深信每1%的改善,皆能累積成勝利的關鍵力量,讓球員安心全力以赴。
嘉賓介紹
尹希文醫生
- 中國香港男子足球代表隊隊醫
- 中國香港足球總會醫藥委員會委員
- 中國香港運動及科學學會副會長
-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 香港骨科醫學會義務秘書
什麼是功能性扁平足?
- 17:10-17:30
- 鄺凱恒小姐
什麼是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嘅扁平足同結構性嘅扁平足有乜嘢分別呢?透過自我測試,你可以判斷自己是否屬於功能性扁平足。如果確診,運動和改善站立姿勢非常重要,以增強足部的支持和穩定性,亦可以有效舒緩足部不適,改善行走和運動的舒適度,從而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嘉賓介紹
鄺凱恒小姐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中國香港足球代表隊物理治療師
- 理文足球隊物理治療師
得不償「膝」: 膝關節炎點算好?
- 17:30-17:50
- ⿆泓峰醫生
得不償「膝」: 膝關節炎點算好?
這場講座將探討膝關節炎的現代管理方法。我們將打破「必須忍痛或立即手術」的迷思,分享從日常運動、飲食到疼痛管理的實用策略,幫助您減輕疼痛、保護關節,並積極地維持生活品質與活動能力。
嘉賓介紹
⿆泓峰醫生
- 威爾斯親王醫院運動及關節組專科醫生
-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骨科)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骨科)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在家舞力全開
- 15:10-15:50
- 黃婷小姐
在家舞力全開
網上健身舞影片多不勝數,音樂節拍強勁、示範精彩,令人躍躍欲試!但點樣先可以跟上節奏,同時避免受傷?
導師會逐步拆解流行健身舞嘅基礎動作,更會教你點樣按自身能力「加強難度」或「調低強度」,等你可以安心跟上最新潮流音樂,享受跳舞帶來嘅樂趣同成功感!
嘉賓介紹
黃婷小姐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委員
- 社企「體育係」聯合創辦人
- 資深團體健身教練
- 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主席
消「膝」( 痛膝護理講座)
- 16:10-16:50
- 余嘉豪先生
消「膝」( 痛膝護理講座)
膝痛是不少人的困擾,隨年齡漸長情況更會愈發嚴重,不但降低運動意慾,更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講者會先由生物力學角度解釋膝痛的普遍成因,並擊破一些有關膝痛的迷思,最後以居家運動及日常護理建議作結,助參加者擊退膝痛,無痛運動。
嘉賓介紹
余嘉豪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理學士
「 痛」「舟」同濟 :現代龍舟的運動醫學和傷患管理
- 16:50-17:20
- 林世傑先生
「 痛」「舟」同濟 :現代龍舟的運動醫學和傷患管理
龍舟運動是具中國傳統背景的現代競技運動,亦是2025年全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一。講座會從現代醫學角度,講解現代龍舟的運動技巧,探討龍舟運動中常見的運動創傷,並介紹預防方法,幫助參加者提升運動效能,減少傷害風險。
嘉賓介紹
林世傑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前香港龍舟代表
跑到「脛」痛
- 17:20-17:40
- 蘇兆江先生
跑到「脛」痛
這場講座將帶你了解「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MTSS)」——俗稱跑者脛痛——背後的生物醫學機制!我們會從解剖角度拆解脛骨內側的壓力來源,探索肌肉如何在重複運動中拉扯骨膜,引發微損傷與疼痛。你將學會辨識早期症狀,並掌握一系列簡單有效的自我管理技巧,包括冰敷、伸展、肌力訓練,幫助你在痛症初期就能主動出擊,跑得更遠、更安全!
嘉賓介紹
蘇兆江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英國基爾大學物理治療理學士
- 香港中文大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健康力量:力量測試助你活出健康生活
- 15:00-15:20
- 陳潔嵐小姐
健康力量:力量測試助你活出健康生活
你知道自己的肌力有多強、平衡力有多穩嗎? 透過科學化的測量,我們可以客觀地評估肌力、爆發力、平衡能力與功能性動作,廣泛應用於創傷復康、預防受傷、運動表現提升等範疇。無論你是運動愛好者、復健中的朋友,或只是想活得更健康,這場講座將帶你認識如何以現代科技了解身體的真實狀況,打造更強壯、更靈活的自己。
嘉賓介紹
陳潔嵐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物理治療師委員會會員
- 傑志足球隊球會物理治療師
吃出好心情
- 15:20-15:40
- 鍾素珊博士
吃出好心情
你知道什麼食物吃了有穩定情緒作用?哪些食物吃了會觸發情緒地雷,令情緒失控?糖果?蛋糕?酒精?咖啡?零食? 齊來了解食物與情緒的關係,親親情緒友善食物並遠離情緒地雷食物,活得快樂的同時也可更健康!
嘉賓介紹
鍾素珊博士
- 註冊營養師(加拿大)
- 註冊中醫師 (香港)
- 現職私人執業營養師及營養與中醫課程講師
懶人變身:激發你嘅運動動力
- 15:40-16:00
- 盧綽蘅小姐
懶人變身:激發你嘅運動動力
很多人都希望透過運動強身健體,但踏出第一步已經相當困難,更會因為缺乏動力而中途放棄。不過,養成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並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難。透過改變環境、降低行動阻力,運動其實可以變得輕鬆簡單。
嘉賓介紹
盧綽蘅小姐
- 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註冊顧問
-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註冊運動心理學家
- Inner Edge 公司運動心理學家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運動後「偷懶」才是關鍵?—讓身體恢復的秘訣
- 16:00-16:20
- 陳宇欣小姐
運動後「偷懶」才是關鍵?—讓身體恢復的秘訣
想運動更有效?關鍵不只靠苦練,更要懂得休息!真正的「偷懶」,是積極恢復。本講座將分享不同的恢復策略,教你如何聰明休息,有效提升體能、避免傷害,讓訓練效果事半功倍!
嘉賓介紹
陳宇欣小姐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肌力及體適能委員會秘書
-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哲學碩士
-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學家 C-EP-ACSM
- 美國體適能協會體適能專家CSCS-NSCA
- 美國體適能協會運動表現與科學專家CPSS-NSCA
一「球」在手,筋膜重獲自由!
- 16:30-16:50
- 李韋煜博士
一「球」在手,筋膜重獲自由!
本工作坊一「球」在手,筋膜重獲自由!專為運動教練、體育教師及運動愛好者設計,介紹筋膜與疼痛的關係及現場示範按摩球的正確使用方法。工作坊將聚焦五個常被忽視的筋膜激痛點,包括胸小肌、中斜方肌、腰肌、臀部肌群與足底筋膜。透過按摩球自我放鬆,提升肌筋膜靈活性與舒緩痛楚,提升運動表現與提升身心靈健康。
嘉賓介紹
李韋煜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浸會大學許士芬博士體康研究中心 (CPRW) 榮譽顧問
- 沛康運動中心始創人及首席體適能教練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肌力與體適能委員會委員 (2024-26年)
- 美國國家體能協會註冊體能教練
守護球場內外—港足的醫療支援
- 16:50-17:10
- 尹希文醫生
守護球場內外—港足的醫療支援
守護球場內外,中國香港足球代表隊隊醫尹希文醫生以專業與熱誠,為球員提供比賽前後的全方位醫療支援,從傷患處理、康復計劃到細節防護,無一遺漏。他深信每1%的改善,皆能累積成勝利的關鍵力量,讓球員安心全力以赴。
嘉賓介紹
尹希文醫生
- 中國香港男子足球代表隊隊醫
- 中國香港足球總會醫藥委員會委員
- 中國香港運動及科學學會副會長
-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 香港骨科醫學會義務秘書
什麼是功能性扁平足?
- 17:10-17:30
- 鄺凱恒小姐
什麼是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嘅扁平足同結構性嘅扁平足有乜嘢分別呢?透過自我測試,你可以判斷自己是否屬於功能性扁平足。如果確診,運動和改善站立姿勢非常重要,以增強足部的支持和穩定性,亦可以有效舒緩足部不適,改善行走和運動的舒適度,從而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嘉賓介紹
鄺凱恒小姐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中國香港足球代表隊物理治療師
- 理文足球隊物理治療師
得不償「膝」: 膝關節炎點算好?
- 17:30-17:50
- ⿆泓峰醫生
得不償「膝」: 膝關節炎點算好?
這場講座將探討膝關節炎的現代管理方法。我們將打破「必須忍痛或立即手術」的迷思,分享從日常運動、飲食到疼痛管理的實用策略,幫助您減輕疼痛、保護關節,並積極地維持生活品質與活動能力。
嘉賓介紹
⿆泓峰醫生
- 威爾斯親王醫院運動及關節組專科醫生
-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骨科)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骨科)
在家舞力全開
- 15:10-15:50
- 黃婷小姐
在家舞力全開
網上健身舞影片多不勝數,音樂節拍強勁、示範精彩,令人躍躍欲試!但點樣先可以跟上節奏,同時避免受傷?
導師會逐步拆解流行健身舞嘅基礎動作,更會教你點樣按自身能力「加強難度」或「調低強度」,等你可以安心跟上最新潮流音樂,享受跳舞帶來嘅樂趣同成功感!
嘉賓介紹
黃婷小姐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委員
- 社企「體育係」聯合創辦人
- 資深團體健身教練
- 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主席
消「膝」( 痛膝護理講座)
- 16:10-16:50
- 余嘉豪先生
消「膝」( 痛膝護理講座)
膝痛是不少人的困擾,隨年齡漸長情況更會愈發嚴重,不但降低運動意慾,更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講者會先由生物力學角度解釋膝痛的普遍成因,並擊破一些有關膝痛的迷思,最後以居家運動及日常護理建議作結,助參加者擊退膝痛,無痛運動。
嘉賓介紹
余嘉豪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理學士
「 痛」「舟」同濟 :現代龍舟的運動醫學和傷患管理
- 16:50-17:20
- 林世傑先生
「 痛」「舟」同濟 :現代龍舟的運動醫學和傷患管理
龍舟運動是具中國傳統背景的現代競技運動,亦是2025年全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一。講座會從現代醫學角度,講解現代龍舟的運動技巧,探討龍舟運動中常見的運動創傷,並介紹預防方法,幫助參加者提升運動效能,減少傷害風險。
嘉賓介紹
林世傑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前香港龍舟代表
跑到「脛」痛
- 17:20-17:40
- 蘇兆江先生
跑到「脛」痛
這場講座將帶你了解「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MTSS)」——俗稱跑者脛痛——背後的生物醫學機制!我們會從解剖角度拆解脛骨內側的壓力來源,探索肌肉如何在重複運動中拉扯骨膜,引發微損傷與疼痛。你將學會辨識早期症狀,並掌握一系列簡單有效的自我管理技巧,包括冰敷、伸展、肌力訓練,幫助你在痛症初期就能主動出擊,跑得更遠、更安全!
嘉賓介紹
蘇兆江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英國基爾大學物理治療理學士
- 香港中文大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講台 A、B 的座位有限,不設劃位,先到先得。為免向隅,歡迎參加者提早進場。
*報名前,請先參閱 報名須知
請留意網站更新。節目如有改動,恕不另行通知。
10:00-13:00
- 講台 A
- 講台 B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行路行出健康人生
- 10:00-10:20
- 莫鑑明博士
行路行出健康人生
現代生活中,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已成為威脅健康的三大殺手。本次健康講座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步行運動來有效應對這三高問題。專家將介紹適合的運動種類及其科學原理,並分享步行運動對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的具體好處,幫助您改善體質,提升生活品質。無論您是預防還是已經受到三高困擾,這次講座都將提供實用的運動建議,讓您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嘉賓介紹
莫鑑明博士
- 嶺南大學跨學科學院助理教授(教學)
- 運動教練學及盛事管理課程主任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
腳痛伴我行?行路唔使教掛?
- 10:20-10:40
- 魏志榮先生
腳痛伴我行?行路唔使教掛?
運動是良藥已經是大家的共識。日行一萬步幫助健康這個概念也已經提倡了很多年。但現實生活也有小部份人行路都痛,或者行得多之後會產生腳痛。究竟是否因為我們行錯路或者唔識行路?定係天生唔應該行路?莫非真的行路都要重新去學?就讓我們有邏輯地分析一下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嘉賓介紹
魏志榮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關節換唔換?講咗咁多年,有冇新突破㗎?
- 10:40-11:00
- 王添欣醫生
關節換唔換?講咗咁多年,有冇新突破㗎?
骨關節炎 (OA) 是最常見的慢性老化症狀之一。膝蓋是下肢中最常受影響的關節,也是導致嚴重行動不便的原因之一。過了65 歲以後,有高達 65% 機會患上膝關節炎。膝關節置換手術通常是治療末期膝關節炎的方法。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什麼?它是膝關節炎患者的唯一治療方法嗎?患者應在何時考慮選擇手術?本講座旨在解讀關於膝關節炎和關節置換手術的迷思和誤解。
嘉賓介紹
王添欣醫生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臨床助理教授
樂活耆年
- 11:00-11:20
- 梁家文博士
樂活耆年
樂活耆年這場簡報將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及香港對積極老齡化的定義同發展。長者們可以怎樣達到樂活耆年,生活得更活躍。
嘉賓介紹
梁家文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研究與發展)
- 中國香港老年人(長者)體育協會創辦人及主席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
- 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成員
- 前香港女子排球隊
肌肉在進步,還是身體發警號?
- 11:20-11:40
- 鍾惠文博士
肌肉在進步,還是身體發警號?
如今許多人參與運動訓練,不僅強身健體,還能紓緩壓力。然而,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強度較高的訓練常會引發不同程度的痛症。要判斷是否受傷,可以評估肌肉、關節炎症,或輕微的延發性肌肉酸痛(DOMS)。
肌肉及關節受傷多由創傷或勞損引起,通常伴隨發炎症狀,復原需要4-6週。輕微受傷可先休息並使用冰敷,但若情況嚴重,應尋求醫療協助。DOMS通常在運動後8-12小時出現,並在24-48小時達到高峰。這是肌肉微損傷引起的正常反應,代表運動量適中。適當的休息和熱療等方法能緩解不適,持續訓練有助於減少未來的酸痛和受傷風險。
嘉賓介紹
鍾惠文博士
尚至醫療集團首席物理治療師 / 保健及康復中心總監
香港理工大學實務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客座講師
香港中文大學客席講師
註冊物理治療師
「肩」喺膊頭痛 – 認識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 11:40-12:00
- 方顥勳先生
「肩」喺膊頭痛 – 認識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肩膀疼痛是市民中最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之一。而凍結肩,又稱為黏著性關節囊炎,是大多數成年人中最常見的肩膀疼痛類型之一。職業治療師方先生將分享凍結肩的常見,並講解凍結肩的常見治療和預防措施。
嘉賓介紹
方顥勳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實習導師
- 註冊職業治療師
- 於公立醫院和非政府組織中獲取豐富臨床復康經驗
核心運動全攻略
- 12:00-12:20
- 鍾仁杭先生
核心運動全攻略
核心肌肉是所有運動也會用得到的肌肉,人人也會說練習核心運動,但有些人認為核心運動就是仰卧起坐、有人認為是平板支撐,到底甚麼才是核心肌肉、甚麼才能正確地練習核心呢?由物理治療師教你正確的核心運動。
嘉賓介紹
鍾仁杭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理學士
如何利用AI實踐健康飲食?
- 12:30-12:50
- 林思為小姐
如何利用AI實踐健康飲食?
AI在健康飲食方面真的非常有幫助。它可以根據你的飲食習慣、身體狀況和生活方式,幫你量身打造專屬的飲食建議和菜單。你吃了什麼、營養夠不夠,它都能幫你追蹤,還會提醒你該補充什麼、少吃什麼。有些AI App還會幫你選購食材,推薦健康又划算的選項。簡單來說,AI就像你的飲食小助理,讓你更容易吃得健康、活得更好。在本次研討會上,讓我們探討人工智慧如何幫助您實現健康飲食.
嘉賓介紹
林思為小姐
- 澳洲註冊營養師
- 香港認可營養師學院認可營養師
- 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 澳洲悉尼大學營養治療學碩士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營養學學士
- 香港中文大學糖 尿病治療及教育專業文憑
AI 教練?得唔得㗎?
- 12:50-13:10
- 陳振坤先生
AI 教練?得唔得㗎?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在運動科學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也日益深入與擴展。本節課程將介紹人工智能在體能訓練中的實際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
嘉賓介紹
陳振坤先生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澳洲坎培拉大學教練科學學士
- 美國國家體能協會認可體能教練
- 美國體能協會認可體能教練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無限生「肌」
- 10:00-10:30
- 梁永佳先生
無限生「肌」
在這次講座和示範中,我們將針對肌肉減少症患者提供增強肌力的運動。通過簡單易行以及安全的鍛煉,幫助參與者增強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質量,共同應對肌肉減少症帶來的挑戰。
嘉賓介紹
梁永佳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膊」命打波膊頭痛
- 10:30-11:10
- 鍾仁杭先生
「 膊」命打波膊頭痛
很多人在參與一些過頭運動(overhead sports)時也造成肩膊痛,由其是排球、羽毛球、網球等,原因之一可能是不良的發力習慣或身體靈活度問題。我將會由物理治療的角度分析運動導致的膊頭痛成因及治療方法,助你減少傷患,提升運動表現。
嘉賓介紹
鍾仁杭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理學士
痛到我不「腰」不「腰」
- 11:10-11:50
- 雷綺珊小姐
痛到我不「腰」不「腰」
腰背痛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已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當中成因包括長期姿勢不良,缺乏運動和血液循環不良等等。講者將會講解有關腰椎的基本解剖學知識,介紹舒緩痛症的方法,包括講解正確姿勢、教授簡易伸展運動及強化核心肌群運動。
嘉賓介紹
雷綺珊小姐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一「鈣」而論
- 11:50-12:10
- 黃凱琳小姐
一「鈣」而論
你知道骨質疏鬆往往被忽視嗎?你是否關心年老後的跌倒風險?強健骨骼的關鍵其實就藏在你每天的運動裡。本講座將分享實用的運動建議、日常小技巧,以增強骨密度、預防跌倒、保持活力,讓健康從「骨頭」開始!
嘉賓介紹
黃凱琳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養生由太極開始
- 12:20-13:00
- 黃顯偉先生
養生由太極開始
講者是註冊物理治療師,結合運動醫學背景與武當三豐派養生太極傳承人身分,致力推廣運動醫學與養生理念。是次講座以「養生由太極開始」為題,分享太極作為結合中西醫學智慧的養生之道,探討如何透過簡易而有效的身心練習,改善體質、強化功能,促進健康與長遠生活質素。
嘉賓介紹
黃顯偉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碩士
-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榮譽)文學士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行路行出健康人生
- 10:00-10:20
- 莫鑑明博士
行路行出健康人生
現代生活中,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已成為威脅健康的三大殺手。本次健康講座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步行運動來有效應對這三高問題。專家將介紹適合的運動種類及其科學原理,並分享步行運動對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的具體好處,幫助您改善體質,提升生活品質。無論您是預防還是已經受到三高困擾,這次講座都將提供實用的運動建議,讓您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嘉賓介紹
莫鑑明博士
- 嶺南大學跨學科學院助理教授(教學)
- 運動教練學及盛事管理課程主任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
腳痛伴我行?行路唔使教掛?
- 10:20-10:40
- 魏志榮先生
腳痛伴我行?行路唔使教掛?
運動是良藥已經是大家的共識。日行一萬步幫助健康這個概念也已經提倡了很多年。但現實生活也有小部份人行路都痛,或者行得多之後會產生腳痛。究竟是否因為我們行錯路或者唔識行路?定係天生唔應該行路?莫非真的行路都要重新去學?就讓我們有邏輯地分析一下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嘉賓介紹
魏志榮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關節換唔換?講咗咁多年,有冇新突破㗎?
- 10:40-11:00
- 王添欣醫生
關節換唔換?講咗咁多年,有冇新突破㗎?
骨關節炎 (OA) 是最常見的慢性老化症狀之一。膝蓋是下肢中最常受影響的關節,也是導致嚴重行動不便的原因之一。過了65 歲以後,有高達 65% 機會患上膝關節炎。膝關節置換手術通常是治療末期膝關節炎的方法。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什麼?它是膝關節炎患者的唯一治療方法嗎?患者應在何時考慮選擇手術?本講座旨在解讀關於膝關節炎和關節置換手術的迷思和誤解。
嘉賓介紹
王添欣醫生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臨床助理教授
樂活耆年
- 11:00-11:20
- 梁家文博士
樂活耆年
樂活耆年這場簡報將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及香港對積極老齡化的定義同發展。長者們可以怎樣達到樂活耆年,生活得更活躍。
嘉賓介紹
梁家文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研究與發展)
- 中國香港老年人(長者)體育協會創辦人及主席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
- 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成員
- 前香港女子排球隊
肌肉在進步,還是身體發警號?
- 11:20-11:40
- 鍾惠文博士
肌肉在進步,還是身體發警號?
如今許多人參與運動訓練,不僅強身健體,還能紓緩壓力。然而,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強度較高的訓練常會引發不同程度的痛症。要判斷是否受傷,可以評估肌肉、關節炎症,或輕微的延發性肌肉酸痛(DOMS)。
肌肉及關節受傷多由創傷或勞損引起,通常伴隨發炎症狀,復原需要4-6週。輕微受傷可先休息並使用冰敷,但若情況嚴重,應尋求醫療協助。DOMS通常在運動後8-12小時出現,並在24-48小時達到高峰。這是肌肉微損傷引起的正常反應,代表運動量適中。適當的休息和熱療等方法能緩解不適,持續訓練有助於減少未來的酸痛和受傷風險。
嘉賓介紹
鍾惠文博士
尚至醫療集團首席物理治療師 / 保健及康復中心總監
香港理工大學實務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客座講師
香港中文大學客席講師
註冊物理治療師
「肩」喺膊頭痛 – 認識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 11:40-12:00
- 方顥勳先生
「肩」喺膊頭痛 – 認識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肩膀疼痛是市民中最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之一。而凍結肩,又稱為黏著性關節囊炎,是大多數成年人中最常見的肩膀疼痛類型之一。職業治療師方先生將分享凍結肩的常見,並講解凍結肩的常見治療和預防措施。
嘉賓介紹
方顥勳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實習導師
- 註冊職業治療師
- 於公立醫院和非政府組織中獲取豐富臨床復康經驗
核心運動全攻略
- 12:00-12:20
- 鍾仁杭先生
核心運動全攻略
核心肌肉是所有運動也會用得到的肌肉,人人也會說練習核心運動,但有些人認為核心運動就是仰卧起坐、有人認為是平板支撐,到底甚麼才是核心肌肉、甚麼才能正確地練習核心呢?由物理治療師教你正確的核心運動。
嘉賓介紹
鍾仁杭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理學士
如何利用AI實踐健康飲食?
- 12:30-12:50
- 林思為小姐
如何利用AI實踐健康飲食?
AI在健康飲食方面真的非常有幫助。它可以根據你的飲食習慣、身體狀況和生活方式,幫你量身打造專屬的飲食建議和菜單。你吃了什麼、營養夠不夠,它都能幫你追蹤,還會提醒你該補充什麼、少吃什麼。有些AI App還會幫你選購食材,推薦健康又划算的選項。簡單來說,AI就像你的飲食小助理,讓你更容易吃得健康、活得更好。在本次研討會上,讓我們探討人工智慧如何幫助您實現健康飲食.
嘉賓介紹
林思為小姐
- 澳洲註冊營養師
- 香港認可營養師學院認可營養師
- 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 澳洲悉尼大學營養治療學碩士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營養學學士
- 香港中文大學糖 尿病治療及教育專業文憑
AI 教練?得唔得㗎?
- 12:50-13:10
- 陳振坤先生
AI 教練?得唔得㗎?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在運動科學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也日益深入與擴展。本節課程將介紹人工智能在體能訓練中的實際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
嘉賓介紹
陳振坤先生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澳洲坎培拉大學教練科學學士
- 美國國家體能協會認可體能教練
- 美國體能協會認可體能教練
無限生「肌」
- 10:00-10:30
- 梁永佳先生
無限生「肌」
在這次講座和示範中,我們將針對肌肉減少症患者提供增強肌力的運動。通過簡單易行以及安全的鍛煉,幫助參與者增強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質量,共同應對肌肉減少症帶來的挑戰。
嘉賓介紹
梁永佳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膊」命打波膊頭痛
- 10:30-11:10
- 鍾仁杭先生
「 膊」命打波膊頭痛
很多人在參與一些過頭運動(overhead sports)時也造成肩膊痛,由其是排球、羽毛球、網球等,原因之一可能是不良的發力習慣或身體靈活度問題。我將會由物理治療的角度分析運動導致的膊頭痛成因及治療方法,助你減少傷患,提升運動表現。
嘉賓介紹
鍾仁杭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理學士
痛到我不「腰」不「腰」
- 11:10-11:50
- 雷綺珊小姐
痛到我不「腰」不「腰」
腰背痛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已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當中成因包括長期姿勢不良,缺乏運動和血液循環不良等等。講者將會講解有關腰椎的基本解剖學知識,介紹舒緩痛症的方法,包括講解正確姿勢、教授簡易伸展運動及強化核心肌群運動。
嘉賓介紹
雷綺珊小姐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一「鈣」而論
- 11:50-12:10
- 黃凱琳小姐
一「鈣」而論
你知道骨質疏鬆往往被忽視嗎?你是否關心年老後的跌倒風險?強健骨骼的關鍵其實就藏在你每天的運動裡。本講座將分享實用的運動建議、日常小技巧,以增強骨密度、預防跌倒、保持活力,讓健康從「骨頭」開始!
嘉賓介紹
黃凱琳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養生由太極開始
- 12:20-13:00
- 黃顯偉先生
養生由太極開始
講者是註冊物理治療師,結合運動醫學背景與武當三豐派養生太極傳承人身分,致力推廣運動醫學與養生理念。是次講座以「養生由太極開始」為題,分享太極作為結合中西醫學智慧的養生之道,探討如何透過簡易而有效的身心練習,改善體質、強化功能,促進健康與長遠生活質素。
嘉賓介紹
黃顯偉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碩士
-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榮譽)文學士
13:00-15:00
- 講台 A
- 講台 B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無器材做訓練,使乜驚?有徒手運動全攻略
- 13:10-13:30
- 阮兆綸先生
無器材做訓練,使乜驚?有徒手運動全攻略
是次講座全方位剖析徒手運動的訓練原則,多角度探討由基礎單一動作進階至多功能綜合性的動作變化,結合功能解剖學及科學化訓練模式,讓身體在沒有器材輔助下都能隨時隨地輕鬆進行訓練。除有效強化核心肌力,還可改善下肢平衡力,提升身體協調,無論是健身新手抑或運動愛好者,是次講座定必為你帶來啟發及實用技巧。
嘉賓介紹
阮兆綸先生
- 前香港空手道精英運動員
- 空手道及體適能教練
-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運動生理學家
- 香港中文大學 運動科學碩士
- 青協徒手運動課程導師
運動受傷多面睇—腰背痛
- 13:30-13:50
- 邱啟政先生
運動受傷多面睇—腰背痛
大部份人都有受腰背痛困擾,除了係結構嘅問題,很多時亦會因為動作上問題而引起。譬如長期習慣一個動作模式,腰椎過度活躍,或是久坐而令髖關節較僵硬,都會引起腰痛的成因。
喺呢個環節,我哋會透過一些動作檢測,去了解身體代償機制,和怎樣分別結構性還是動作性的問題及自救解決方法,齊齊郁走腰背痛!
嘉賓介紹
邱啟政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AI 加持!運動營養黑科技?!
- 13:50-14:10
- 潘德翹先生 施穎軒先生
AI 加持!運動營養黑科技?!
探索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運動營養服務,協助業餘及精英運動員聆聽身體所需,吃出personal best!
嘉賓介紹
施穎軒先生
- 澳洲營養治療學碩士
- 澳洲註冊執業營養師 (APD, DA)
- 澳洲註冊運動營養師 (SD, SDA)
潘德翹先生
- 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澳洲註冊執業營養師 (APD, DA)
- 國際奧委會運動營養專業文憑 (Diploma in Sports Nutrition, The IOC)
- 美國認可肌力及體適能專家 (CSCS, NSCA)
「按」走疲勞: 中醫穴位鬆一鬆!
- 14:10-14:30
- 林冠傑醫師
「按」走疲勞: 中醫穴位鬆一鬆!
長期運動或工作勞累,易致肩頸腰背痛。中醫認為,按壓穴位可疏通經絡、舒筋止痛,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改善運動相關痛症並促進體力恢復。講座將介紹簡便實用的穴位保健手法及宜忌,有助舒緩痛症,預防疲勞積聚,提升活力。
嘉賓介紹
林冠傑醫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 客座副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客座副教授
- 晉傑中醫診所創辦人
- 晉傑大藥堂創辦人
- 信豐隆行善創辦人
- 註冊中醫師
比賽壓力大?開心減壓食物逐個捉。
- 14:40-15:00
- 吳文琦小姐
比賽壓力大?開心減壓食物逐個捉。
壓力大就想亂吃?別再怪自己!本講座將深入分析各種營養素如何有效抗壓,並拆解賽前、賽中和賽後的飲食策略。透過減壓飲食時間表,幫助選手提升表現、減少焦慮,吃出好心情,吃出好表現!
嘉賓介紹
吳文琦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英國諾桑比亞大學食物科學與營養學學士
- 英國 IFA 香薰文憑課程註冊導師
- 英國 IFA 專業精油治療文憑課程註冊導師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舞」間道
- 13:00-13:40
- 劉蔚彥小姐
「舞」間道
融合輕鬆的舞步訓練和音樂旋律,你不僅能挑戰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還能鍛鍊核心肌群和心肺功能。在燃燒卡路里的同時,也能釋放壓力,提升心理健康和情緒!
不論你是舞蹈新手還是有經驗的舞者,都歡迎你的參與,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嘉賓介紹
劉蔚彥小姐
- 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英國)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Gyrotonic® Level 1 Certified Trainer 嬋柔®器械導
- Gyrokinesis® Level 1 Certified Trainer 墊上 嬋柔導師
- 普拉提( 復康 )導師 (北極星普拉提)
- 普拉提( 墊上 )導師 (北極星普拉提)
- 英國皇家芭蕾舞高級2(優秀)
吃錯動不了?吃對才有力!解鎖三大能量之黃金比例
- 14:00-14:20
- 吳文琦小姐
吃錯動不了?吃對才有力!解鎖三大能量之黃金比例
「吃對營養,能量全開!」運動時力不從心?關鍵在於你的餐盤!本講座揭示三大能量來源的比例,解析鈣、鎂等營養素對肌肉的影響,並破解高糖、低碳的飲食迷思。為身體注入正確燃料,提升運動表現,告別吃錯的困擾!
嘉賓介紹
吳文琦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英國諾桑比亞大學食物科學與營養學學士
- 英國 IFA 香薰文憑課程註冊導師
- 英國 IFA 專業精油治療文憑課程註冊導師
長者運動迷思系列:年紀越大,運動就該越輕鬆?
- 14:20-15:00
- 阮兆綸先生
長者運動迷思系列:年紀越大,運動就該越輕鬆?
身體機能隨着年齡老化而逐漸衰退,有研究指出,長者配合適量運動有助預防及改善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風險。是次講座介紹長者運動的類型、訓練指引、每星期建議運動量以及不同慢性疾病的運動處方,亦會剖釋長者運動常見的迷思。著此幫助長者訂立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建立恆常運動習慣,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質素。
嘉賓介紹
阮兆綸先生
- 前香港空手道精英運動員
- 空手道及體適能教練
-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運動生理學家
- 香港中文大學 運動科學碩士
- 青協徒手運動課程導師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無器材做訓練,使乜驚?有徒手運動全攻略
- 13:10-13:30
- 阮兆綸先生
無器材做訓練,使乜驚?有徒手運動全攻略
是次講座全方位剖析徒手運動的訓練原則,多角度探討由基礎單一動作進階至多功能綜合性的動作變化,結合功能解剖學及科學化訓練模式,讓身體在沒有器材輔助下都能隨時隨地輕鬆進行訓練。除有效強化核心肌力,還可改善下肢平衡力,提升身體協調,無論是健身新手抑或運動愛好者,是次講座定必為你帶來啟發及實用技巧。
嘉賓介紹
阮兆綸先生
- 前香港空手道精英運動員
- 空手道及體適能教練
-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運動生理學家
- 香港中文大學 運動科學碩士
- 青協徒手運動課程導師
運動受傷多面睇—腰背痛
- 13:30-13:50
- 邱啟政先生
運動受傷多面睇—腰背痛
大部份人都有受腰背痛困擾,除了係結構嘅問題,很多時亦會因為動作上問題而引起。譬如長期習慣一個動作模式,腰椎過度活躍,或是久坐而令髖關節較僵硬,都會引起腰痛的成因。
喺呢個環節,我哋會透過一些動作檢測,去了解身體代償機制,和怎樣分別結構性還是動作性的問題及自救解決方法,齊齊郁走腰背痛!
嘉賓介紹
邱啟政先生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AI 加持!運動營養黑科技?!
- 13:50-14:10
- 潘德翹先生 施穎軒先生
AI 加持!運動營養黑科技?!
探索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運動營養服務,協助業餘及精英運動員聆聽身體所需,吃出personal best!
嘉賓介紹
施穎軒先生
- 澳洲營養治療學碩士
- 澳洲註冊執業營養師 (APD, DA)
- 澳洲註冊運動營養師 (SD, SDA)
潘德翹先生
- 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澳洲註冊執業營養師 (APD, DA)
- 國際奧委會運動營養專業文憑 (Diploma in Sports Nutrition, The IOC)
- 美國認可肌力及體適能專家 (CSCS, NSCA)
「按」走疲勞: 中醫穴位鬆一鬆!
- 14:10-14:30
- 林冠傑醫師
「按」走疲勞: 中醫穴位鬆一鬆!
長期運動或工作勞累,易致肩頸腰背痛。中醫認為,按壓穴位可疏通經絡、舒筋止痛,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改善運動相關痛症並促進體力恢復。講座將介紹簡便實用的穴位保健手法及宜忌,有助舒緩痛症,預防疲勞積聚,提升活力。
嘉賓介紹
林冠傑醫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 客座副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客座副教授
- 晉傑中醫診所創辦人
- 晉傑大藥堂創辦人
- 信豐隆行善創辦人
- 註冊中醫師
比賽壓力大?開心減壓食物逐個捉。
- 14:40-15:00
- 吳文琦小姐
比賽壓力大?開心減壓食物逐個捉。
壓力大就想亂吃?別再怪自己!本講座將深入分析各種營養素如何有效抗壓,並拆解賽前、賽中和賽後的飲食策略。透過減壓飲食時間表,幫助選手提升表現、減少焦慮,吃出好心情,吃出好表現!
嘉賓介紹
吳文琦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英國諾桑比亞大學食物科學與營養學學士
- 英國 IFA 香薰文憑課程註冊導師
- 英國 IFA 專業精油治療文憑課程註冊導師
「舞」間道
- 13:00-13:40
- 劉蔚彥小姐
「舞」間道
融合輕鬆的舞步訓練和音樂旋律,你不僅能挑戰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還能鍛鍊核心肌群和心肺功能。在燃燒卡路里的同時,也能釋放壓力,提升心理健康和情緒!
不論你是舞蹈新手還是有經驗的舞者,都歡迎你的參與,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嘉賓介紹
劉蔚彥小姐
- 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英國)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Gyrotonic® Level 1 Certified Trainer 嬋柔®器械導
- Gyrokinesis® Level 1 Certified Trainer 墊上 嬋柔導師
- 普拉提( 復康 )導師 (北極星普拉提)
- 普拉提( 墊上 )導師 (北極星普拉提)
- 英國皇家芭蕾舞高級2(優秀)
吃錯動不了?吃對才有力!解鎖三大能量之黃金比例
- 14:00-14:20
- 吳文琦小姐
吃錯動不了?吃對才有力!解鎖三大能量之黃金比例
「吃對營養,能量全開!」運動時力不從心?關鍵在於你的餐盤!本講座揭示三大能量來源的比例,解析鈣、鎂等營養素對肌肉的影響,並破解高糖、低碳的飲食迷思。為身體注入正確燃料,提升運動表現,告別吃錯的困擾!
嘉賓介紹
吳文琦小姐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英國諾桑比亞大學食物科學與營養學學士
- 英國 IFA 香薰文憑課程註冊導師
- 英國 IFA 專業精油治療文憑課程註冊導師
長者運動迷思系列:年紀越大,運動就該越輕鬆?
- 14:20-15:00
- 阮兆綸先生
長者運動迷思系列:年紀越大,運動就該越輕鬆?
身體機能隨着年齡老化而逐漸衰退,有研究指出,長者配合適量運動有助預防及改善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風險。是次講座介紹長者運動的類型、訓練指引、每星期建議運動量以及不同慢性疾病的運動處方,亦會剖釋長者運動常見的迷思。著此幫助長者訂立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建立恆常運動習慣,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質素。
嘉賓介紹
阮兆綸先生
- 前香港空手道精英運動員
- 空手道及體適能教練
-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運動生理學家
- 香港中文大學 運動科學碩士
- 青協徒手運動課程導師
15:00 - 18:00
- 講台 A
- 講台 B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與身體對話 – 讀懂你身體的訊息
- 15:00-15:20
- 岑幸貞小姐
與身體對話 – 讀懂你身體的訊息
你的身體不只是一個工具,它是你最忠實的溝通者。每一次痛楚、每一次不適,都是它試圖跟你說話。這些身體發出的訊號,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一個需要你解讀的訊息。
當你學習聆聽和理解這些身體訊號,你會明白背後真正的原因,例如長期壓力導致的肩頸僵硬、姿勢不良引起的腰痠背痛,甚至是情緒積壓帶來的痛。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先知道自己身體的問題所在,才能尋求適合的專業協助。只有當你懂得聆聽和理解身體,你才能找到最正確的方法去處理,真正做到與身體同行,達致身心平衡。
嘉賓介紹
岑幸貞小姐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士
- 美國華盛頓洲大學人體運動學理學士
- Certificated of Anatomy Trains Structural Integration
- GYROTONIC® and GYROKINESIS® certificated instructor
- 澳洲臨床普拉提導師
AI時代的膝蓋健康:人工智能如何幫助運動預防與創傷修復
- 15:20-15:40
- 周順達先生
AI時代的膝蓋健康:人工智能如何幫助運動預防與創傷修復
人工智能正逐步應用於膝蓋健康管理。透過分析步態、影像及生物力學數據,可協助評估膝關節受傷風險,並提供訓練調整建議;在康復過程中,人工智能可支援個人化復康計劃與進度監測,提升預防與治療的精準度與效率。然而,AI的分析仍依賴資料質素及以及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判斷,需與專業合作以避免過度依賴。
嘉賓介紹
周順達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體育學院兼職運動物理治療師
- 香港籃球隊物理治療顧問
賽場醫工隊
- 15:40-16:00
- 郭永康醫生
賽場醫工隊
駐場醫生是專職負責大型活動現場安全及參與者健康的醫療專業人員。憑藉其應對突發狀況的專業能力,無論是音樂節、體育賽事或會議展覽等活動,駐場醫生皆能及時提供醫療支援及緊急救護服務。其職責不僅限於現場急救,更涵蓋參與者之健康風險評估與預防措施之擬定。本次講座旨在使大眾對活動醫學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嘉賓介紹
郭永康醫生
- FHKAM(EM)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急症科)
- FHKCEM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士
- FRCEM皇家急症科醫學院院士
- PGDipSEM (Bath) 英國巴斯大學體育及運動醫學深造文憑
- MFSEM(UK) 英國體育及運動醫學學院院士員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幹事
全民無痛健身指南
- 16:00-16:20
- 金敬天先生
全民無痛健身指南
健身,顧名思義是希望身體健康。
但是,每天在診所,我也看見很多人因為健身而受傷,甚至惡化影響生活。
科學化地健身,有什麼原則可以跟隨?
如何避免常見嘅受傷陷阱?
期待與你分享心得見聞。
嘉賓介紹
金敬天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如果跟腱會說話:首個SMART肌腱健康監測計劃
- 16:20-16:40
- 凌家健醫生
如果跟腱會說話:首個SMART肌腱健康監測計劃
本講座將帶領大家走進與肌腱「無聲對話」的世界。從超聲與磁振影像出發,我們將探討疼痛、腫脹與隱性損傷的表現,並揭示臨床感受與影像之間耐人尋味的差距,幫助大家更精準地理解潛在的風險與挑戰。
嘉賓介紹
凌家健醫生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助理教授
如何增強青少年的運動潛力及水平?
- 16:40-17:00
- 黃思瀚先生
如何增強青少年的運動潛力及水平?
青少年運動員並不是迷你版的成年人,他們的訓練方式不應該完全相同。實際上,有科學根據的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在不同發育階段發展運動能力,並減少受傷的機會。我們將探討一些常見的迷思,並提供具體可行的訓練方法。
嘉賓介紹
黃思瀚先生
- 伊迪斯科文大學 (澳洲) 肌力與體能科學碩士
- 澳洲肌力與體能協會 專業二級證書專業二級證書
- 前香港棍網球代表隊體能訓練主管
- 前傑志足球隊體能訓練主管
- 現任青少年運動潛能發展教練
重塑肩膀,重獲自由:反向肩關節置換術
- 17:00-17:20
- 王湛傑醫生
重塑肩膀,重獲自由:反向肩關節置換術
您是否因肩膀疼痛而無法自由活動?想了解如何重拾無拘無束的生活?我們的講座「重塑肩膀,重獲自由:反向肩關節置換術」將為您揭開這種創新手術的神秘面紗!我們會深入淺出地介紹反向肩關節置換術如何幫助嚴重關節炎或旋轉肌袖損傷的患者恢復靈活生活。從手術原理到術後康復,我們將分享實用資訊,助您重獲肩部自由!快來參加,探索改善生活品質的關鍵一步!
嘉賓介紹
王湛傑醫生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員
- 英國愛丁堡皇家醫學院院士(骨科)
- 威爾斯親王醫院骨科駐院醫生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關鍵任務:運動後恢復
- 15:00-15:20
- 馮兆芪先生
關鍵任務:運動後恢復
運動後如何才能真正恢復?本工作坊以「恢復金字塔」為主題,簡單介紹睡眠、飲食與放鬆在恢復中的角色。除了理論更設有實踐環節,讓參加者親身體驗如何使用簡單工具放鬆肌肉、減輕酸痛,幫助身體更快回復狀態。非常適合所有運動愛好者及男女老幼參與!
嘉賓介紹
馮兆芪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及體育學系 兼職講師
- 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 兼職講師
-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認證肌力與體能專家
- 香港男子排球甲一球隊 青龍 體能教練
頸痛自救指南: 從根源治療疼痛
- 15:20-16:00
- 吳倩儀小姐
頸痛自救指南: 從根源治療疼痛
長期受頸痛困擾?物理治療師帶您從根源自救!揭秘「肌力不足」與「核心失穩」如何引發頸部代償與緊繃。本講座將剖析疼痛的連鎖反應,並指導您運用核心訓練與呼吸技巧,從根本緩解疼痛,重塑頸肩健康。
嘉賓介紹
吳倩儀小姐
- 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 英國)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英國謝菲爾哈倫大學物理治療榮譽學士
-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認可現代針灸學文憑
襌柔運動初體驗 – 身體的療癒之旅
- 16:00-16:40
- 岑幸貞小姐
襌柔運動初體驗 – 身體的療癒之旅
禪柔運動(GYROKINESIS )的獨特之處。透過流暢、螺旋式的動作,我們將喚醒長期被忽略的身體部位,改善姿勢,並釋放積累的壓力。這不只是一場運動,更是一次找回身體流動感、感受其深層力量的機會。無論你是運動新手或希望改善身體僵硬,都歡迎加入,一同體驗這場運動的身體之旅。
嘉賓介紹
岑幸貞小姐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士
- 美國華盛頓洲大學人體運動學理學士
- Certificated of Anatomy Trains Structural Integration
- GYROTONIC® and GYROKINESIS® certificated instructor
- 澳洲臨床普拉提導師
講台A
全城運動資訊台
運動醫學與健康講座
講台B
肌動健康台
互動講座及體驗
與身體對話 – 讀懂你身體的訊息
- 15:00-15:20
- 岑幸貞小姐
與身體對話 – 讀懂你身體的訊息
你的身體不只是一個工具,它是你最忠實的溝通者。每一次痛楚、每一次不適,都是它試圖跟你說話。這些身體發出的訊號,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一個需要你解讀的訊息。
當你學習聆聽和理解這些身體訊號,你會明白背後真正的原因,例如長期壓力導致的肩頸僵硬、姿勢不良引起的腰痠背痛,甚至是情緒積壓帶來的痛。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先知道自己身體的問題所在,才能尋求適合的專業協助。只有當你懂得聆聽和理解身體,你才能找到最正確的方法去處理,真正做到與身體同行,達致身心平衡。
嘉賓介紹
岑幸貞小姐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士
- 美國華盛頓洲大學人體運動學理學士
- Certificated of Anatomy Trains Structural Integration
- GYROTONIC® and GYROKINESIS® certificated instructor
- 澳洲臨床普拉提導師
AI時代的膝蓋健康:人工智能如何幫助運動預防與創傷修復
- 15:20-15:40
- 周順達先生
AI時代的膝蓋健康:人工智能如何幫助運動預防與創傷修復
人工智能正逐步應用於膝蓋健康管理。透過分析步態、影像及生物力學數據,可協助評估膝關節受傷風險,並提供訓練調整建議;在康復過程中,人工智能可支援個人化復康計劃與進度監測,提升預防與治療的精準度與效率。然而,AI的分析仍依賴資料質素及以及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判斷,需與專業合作以避免過度依賴。
嘉賓介紹
周順達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體育學院兼職運動物理治療師
- 香港籃球隊物理治療顧問
賽場醫工隊
- 15:40-16:00
- 郭永康醫生
賽場醫工隊
駐場醫生是專職負責大型活動現場安全及參與者健康的醫療專業人員。憑藉其應對突發狀況的專業能力,無論是音樂節、體育賽事或會議展覽等活動,駐場醫生皆能及時提供醫療支援及緊急救護服務。其職責不僅限於現場急救,更涵蓋參與者之健康風險評估與預防措施之擬定。本次講座旨在使大眾對活動醫學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嘉賓介紹
郭永康醫生
- FHKAM(EM)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急症科)
- FHKCEM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士
- FRCEM皇家急症科醫學院院士
- PGDipSEM (Bath) 英國巴斯大學體育及運動醫學深造文憑
- MFSEM(UK) 英國體育及運動醫學學院院士員
-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幹事
全民無痛健身指南
- 16:00-16:20
- 金敬天先生
全民無痛健身指南
健身,顧名思義是希望身體健康。
但是,每天在診所,我也看見很多人因為健身而受傷,甚至惡化影響生活。
科學化地健身,有什麼原則可以跟隨?
如何避免常見嘅受傷陷阱?
期待與你分享心得見聞。
嘉賓介紹
金敬天先生
- 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如果跟腱會說話:首個SMART肌腱健康監測計劃
- 16:20-16:40
- 凌家健醫生
如果跟腱會說話:首個SMART肌腱健康監測計劃
本講座將帶領大家走進與肌腱「無聲對話」的世界。從超聲與磁振影像出發,我們將探討疼痛、腫脹與隱性損傷的表現,並揭示臨床感受與影像之間耐人尋味的差距,幫助大家更精準地理解潛在的風險與挑戰。
嘉賓介紹
凌家健醫生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助理教授
如何增強青少年的運動潛力及水平?
- 16:40-17:00
- 黃思瀚先生
如何增強青少年的運動潛力及水平?
青少年運動員並不是迷你版的成年人,他們的訓練方式不應該完全相同。實際上,有科學根據的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在不同發育階段發展運動能力,並減少受傷的機會。我們將探討一些常見的迷思,並提供具體可行的訓練方法。
嘉賓介紹
黃思瀚先生
- 伊迪斯科文大學 (澳洲) 肌力與體能科學碩士
- 澳洲肌力與體能協會 專業二級證書專業二級證書
- 前香港棍網球代表隊體能訓練主管
- 前傑志足球隊體能訓練主管
- 現任青少年運動潛能發展教練
重塑肩膀,重獲自由:反向肩關節置換術
- 17:00-17:20
- 王湛傑醫生
重塑肩膀,重獲自由:反向肩關節置換術
您是否因肩膀疼痛而無法自由活動?想了解如何重拾無拘無束的生活?我們的講座「重塑肩膀,重獲自由:反向肩關節置換術」將為您揭開這種創新手術的神秘面紗!我們會深入淺出地介紹反向肩關節置換術如何幫助嚴重關節炎或旋轉肌袖損傷的患者恢復靈活生活。從手術原理到術後康復,我們將分享實用資訊,助您重獲肩部自由!快來參加,探索改善生活品質的關鍵一步!
嘉賓介紹
王湛傑醫生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員
- 英國愛丁堡皇家醫學院院士(骨科)
- 威爾斯親王醫院骨科駐院醫生
關鍵任務:運動後恢復
- 15:00-15:20
- 馮兆芪先生
關鍵任務:運動後恢復
運動後如何才能真正恢復?本工作坊以「恢復金字塔」為主題,簡單介紹睡眠、飲食與放鬆在恢復中的角色。除了理論更設有實踐環節,讓參加者親身體驗如何使用簡單工具放鬆肌肉、減輕酸痛,幫助身體更快回復狀態。非常適合所有運動愛好者及男女老幼參與!
嘉賓介紹
馮兆芪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及體育學系 兼職講師
- 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 兼職講師
-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認證肌力與體能專家
- 香港男子排球甲一球隊 青龍 體能教練
頸痛自救指南: 從根源治療疼痛
- 15:20-16:00
- 吳倩儀小姐
頸痛自救指南: 從根源治療疼痛
長期受頸痛困擾?物理治療師帶您從根源自救!揭秘「肌力不足」與「核心失穩」如何引發頸部代償與緊繃。本講座將剖析疼痛的連鎖反應,並指導您運用核心訓練與呼吸技巧,從根本緩解疼痛,重塑頸肩健康。
嘉賓介紹
吳倩儀小姐
- 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 英國)
- 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 英國謝菲爾哈倫大學物理治療榮譽學士
-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認可現代針灸學文憑
襌柔運動初體驗 – 身體的療癒之旅
- 16:00-16:40
- 岑幸貞小姐
襌柔運動初體驗 – 身體的療癒之旅
禪柔運動(GYROKINESIS )的獨特之處。透過流暢、螺旋式的動作,我們將喚醒長期被忽略的身體部位,改善姿勢,並釋放積累的壓力。這不只是一場運動,更是一次找回身體流動感、感受其深層力量的機會。無論你是運動新手或希望改善身體僵硬,都歡迎加入,一同體驗這場運動的身體之旅。
嘉賓介紹
岑幸貞小姐
-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兼職講師
- 香港中⽂⼤學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理學碩士
-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士
- 美國華盛頓洲大學人體運動學理學士
- Certificated of Anatomy Trains Structural Integration
- GYROTONIC® and GYROKINESIS® certificated instructor
- 澳洲臨床普拉提導師